首页

女王红色妖姬系列

时间:2025-05-28 03:45:45 作者:决战倒计时!一图梳理韩国大选“观战”指南 | 图览天下 浏览量:65761

  中新网大理11月13日电 题:文化何以赋能旅游?云南大理给出“金点子”

  作者 陆希成

  “从日均百余名游客到如今的上千人,非遗扎染的兴盛正在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白族扎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如是说。

  近日,记者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感受到非遗扎染的独特魅力,看到当地文旅融合带来的欣欣向荣。

图为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里展示的扎染服饰。 陆希成 摄

  周城村位于苍山脚下,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白族村,也是著名的“白族扎染艺术之乡”。鼎盛时期,这里“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几乎人人会扎染。

  然而,随着产业快速发展,白族扎染面临着扎染工人老龄化、传统图案消失等问题。段树坤表示,“白族扎染的花纹图案原本有上千种,但市面上一度只剩几十种。”

  为让白族扎染焕发新生,段树坤同妻子、白族扎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银开共同开设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在创新工艺的同时,也授课培养青年传承人。

  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白族扎染愈发受到关注,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2003年前,周城村每天也只有百余游客。现在每年光博物馆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就有20余万人,村内从事扎染、餐饮、民宿酒店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段树坤说。

  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来这里最初只为体验扎染技艺,而后又被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决定多停留几天,细细品味当地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更具活力,旅游也更具吸引力。”段树坤说。

  在苍山的另一隅,文化的融入也让当地旅游产业焕发新生机。

  走进位于大理州漾濞县平坡镇向阳村的阿尼么村,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与周围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一道道绘有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和唱片机等复古图案的石墙格外亮眼。

  阿尼么村的名字源自彝语音译,意为“鸟都没有的地方”,曾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依托独特的山石资源,通过“乡村CEO回引”“整村IP化经营”等举措,不断“上新”艺术乡居、田野学堂、艺术民宿等文旅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驻留。

  来自贵州的艺术家李德付便是其中之一。李德付告诉记者,这里优美的环境与村民“接地气”的生活方式,为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

  “我不仅推荐朋友们来这里旅居,未来,我还打算买下这栋房子,成为‘新大理人’。”李德付说。

  村内宜人的环境和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让艺术家们找到了“第二个家”,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向阳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江女说,今年“五一”及“十一”长假期间,阿尼么村共接待游客10.55余万人次,整体收入达330余万元。“目前村民共开设了8家民宿、7家餐饮、18家小吃店,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6000元,上升至2.5万余元。”

  李江女表示,未来,阿尼么村将以音乐文化为核心,进一步赋能当地文化旅游,计划建设影视拍摄基地,推出多首原创音乐作品等。

  据大理州文旅局局长杨学泉介绍,该州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并创优提质,使“文旅热”成为常态。今年1至9月,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759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总花费1350亿元,同比增长6.6%。(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鲁派”纪录片成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国际传播新名片

浙江推出首家数智缅怀场所 探索“AI+殡葬”模式

“一书付之梨枣,可化一为千百”,雕版印刷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典籍,但因木质书版的特性,随着历史变迁,无数雕版湮灭在书厄浩劫之中,留存至今者凤毛麟角,可谓“吉光片羽”。

安徽九华山:高山杜鹃绽放添秀色

广西区内异地就医备案制已实行多年。异地转院,以前需要医院开证明、村委会盖章、医保中心签字。后来虽然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网络、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办理,但部分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网络办理备案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坚持“整剧式”人才培养 京剧《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开班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即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时代并没有淘汰互联网,它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将重塑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

哈尔滨:发挥生态圈“集聚力” 集聚各类企业13408家

据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与东北大农业、江浙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并列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又一典型模式。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云南省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定位发展战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并确保农民主体地位。(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